ZephyNova
  • 首頁
  • 原創文章
    • 評論
    • 随笔
  • 原創譯文
    • 小說
    • 書評
    • 隨筆
    • 深度
  • 圖文作品
    • 詩歌翻譯
    • 繪畫賞析
分類:

隨筆

原創譯文隨筆

《泰晤士文學副刊》隨筆 | 基蘭·賽蒂亞《學習如何在舞台上死亡》

康德格爾 2025 年 1 月 8 日
作者: 康德格爾 3分鐘 閱讀

脫口秀演員有時被譽為“現代哲學家”,他們以批判的眼光審視當代生活,提出許多別人未曾想到或不敢觸碰的問題。對此,加拿大喜劇演員諾姆·麥克唐納曾坦言,他為“真正存在的現代哲學家感到難過……他們確實存在,是吧?”他指的是像我這樣的大學哲學學者,我們的聽眾雖然有限,卻癡迷於我們。所以我們算什麽?一個小人物?

不過,既然打不過,何不加入他們呢?因此,作為一名從事哲學已有二十五年的學者,我決定開始嘗試脫口秀這項副業。

繼續閱讀
2025 年 1 月 8 日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RedditWhatsappCopy LinkPocket
原創譯文隨筆

《華爾街日報》隨筆 | 鄭樂雋《我沒有孩子,但並非出於選擇》

康德格爾 2025 年 1 月 6 日
作者: 康德格爾 10分鐘 閱讀

我寫了一些受歡迎的數學書籍,定期作為鋼琴家演出,並在芝加哥藝術學院任教。我與一位美好而充滿愛的伴侶生活在我最喜歡的城市里的一棟漂亮房子中。我的生活在許多方面幾乎實現了我所有的夢想,除了一個顯而易見的遺憾:我不是一位母親。而我渴望成為母親。這種無子女的狀態,是我每天都在哀悼的事。

擁有孩子似乎是一種普遍的人類體驗。我覺得自己被父母們包圍著——同事們匆匆結束會議趕去看孩子的足球賽或演出,街上母親們推著嬰兒車,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媒體充斥著關於孩子及其需求的討論。幾乎每天都能聽到朋友懷孕的消息。這是否誇張?對我來說,絕非如此。

繼續閱讀
2025 年 1 月 6 日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RedditWhatsappCopy LinkPocket
原創譯文隨筆

枡野俊明『禪の言葉』

康德格爾 2025 年 1 月 3 日
作者: 康德格爾

第一章 「幸せ」についていつもの毎日が変わる10の禅語 | 關於「幸福」——改變日常的十句禪語

1. 「希望」を携帯する。攜帶希望。

一志不退(いっしふたい)

「自分はこういう人生を送りたい」。志をしっかりともつこと。志を立てたら、けっしてそこから引かないこと。他人の意見に惑わされたり、一時の欲望に迷うことなく、わが志と共に歩み続けるのです。

「我希望過上這樣的人生。」——要牢牢樹立自己的志向。一旦立下志向,就絕不可輕易退縮。不被他人的意見所動搖,也不為一時的欲望所迷惑,始終與自己的志向同行。

繼續閱讀
2025 年 1 月 3 日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RedditWhatsappCopy LinkPocket
原創譯文隨筆

《紐約客》隨筆 | 王葦柯《交朋友的困擾》

康德格爾 2025 年 1 月 1 日
作者: 康德格爾 10分鐘 閱讀

每天,我都在教孩子們。這里的“孩子們”是指青少年到大學生,有時甚至是二十幾歲的青年。當我剛開始教書時,我自己還是個孩子,所以我很謹慎地稱呼我的學生為“學生”,但現在,我感覺到了我們之間的明顯差距。孩子們總是喜歡談論他們的朋友。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提到這個朋友、那個朋友,以及他們參加的生日派對、音樂會、睡衣派對、學習小組、另一個派對、逛商場、去星巴克、看電影,或者他們計劃與朋友一起進行的為期兩周的亞洲旅行。孩子們很少談論他們的家人。有時,當我們認識了幾個月後,一個學生突然提到自己有個雙胞胎兄弟或姐妹時,我會感到非常驚訝。我想,聽到他們不停地談論朋友讓我開始思考自己的朋友,以及作為成年人維護這些關系的困難。大多數時候,我注意到的是友誼的流失:我失去的朋友比我結交的新朋友多。

繼續閱讀
2025 年 1 月 1 日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RedditWhatsappCopy LinkPocket
原創譯文隨筆

《經濟學人》中國報道 | 努力學習,致富,出人頭地

康德格爾 2025 年 1 月 1 日
作者: 康德格爾 5分鐘 閱讀

在中國暑期票房最高的電影《抓娃娃》中,一位富商試圖通過讓兒子在貧困中成長來激勵他。年輕的繼業相信自己的家庭真的非常貧窮。他被告知要通過努力學習並在中國的大學入學考試——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來“改變命運”。但為了保險起見,他的父親還是雇傭了秘密輔導老師。假扮街頭小販的人測試繼業的英語,鄰里的屠夫給他出數學難題。一位假扮奶奶的輔導老師告訴繼業,她臨終前的願望是他能考入一所精英大學。在她(偽裝的)火化之後,悲痛的繼業匆忙回到書本前。

這部諷刺電影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在某些方面揭示了現實的痛點。在中國,大約有一百所精英大學,能夠考入其中一所可以徹底改變一個年輕人的命運。專家估計,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在第一份工作中的收入大約比二本院校的畢業生高出三分之一。(中國共有約3000所高等教育機構,包括大學和職業學院。)理論上,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高考進入精英大學,但實際上,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通常上的是最好的高中,並接受額外輔導,因此他們占據了很大的優勢。

繼續閱讀
2025 年 1 月 1 日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RedditWhatsappCopy LinkPocket
原創譯文隨筆

《經濟學人》隨筆 | 如何寫出完美的簡歷

康德格爾 2024 年 12 月 31 日
作者: 康德格爾 3分鐘 閱讀

想象一下在一個派對上遇到一個陌生人。怎樣才能讓這次會面成功呢?第一課,聽從1980年代一個洗發水廣告的智慧:第一印象至關重要。第二課,記住你不需要戴貝雷帽或皮草圍巾來引人注目。第三課,不要忘記你沒說的和你說的一樣重要。

這些原則同樣適用於編寫簡歷。簡歷不是你所有工作的清單,也不是你的自傳。它更像是一個營銷工具。你的受眾是招聘人員和經理,就像派對上的客人一樣,他們不會花太多時間來決定是否繼續交談。根據一項研究,招聘人員平均花7.4秒瀏覽一份求職申請。巴特爾比有一些建議,可以幫助你在這幾秒鐘內脫穎而出。

繼續閱讀
2024 年 12 月 31 日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RedditWhatsappCopy LinkPocket
原創譯文隨筆

《時代周刊》小品文 | 做少一點,對你有好處

康德格爾 2024 年 12 月 31 日
作者: 康德格爾 5分鐘 閱讀

你休假一天,但總是被工作郵箱里不斷堆積的郵件分心。或者你坐下來想看一部電影,卻立刻因為待辦事項中還有未完成的任務而感到內疚。又或者你奢侈地去做了一次按摩,卻因為腦海中不停的思緒而難以享受。

如果你對這些情景感同身受,那你並不孤單。放松聽起來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但對很多人來說卻並非如此。

繼續閱讀
2024 年 12 月 31 日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RedditWhatsappCopy LinkPocket
原創譯文精選隨筆

李翊雲 | 言即是失:選擇放棄母語

康德格爾 2024 年 12 月 31 日
作者: 康德格爾 15分鐘 閱讀

某夜的一個夢里,我回到了北京,站在我家院兒門口。那兒曾經有部公共電話,黑色的轉盤式的那種,居委會的大媽們在那兒負責看守。以前我在這兒與朋友打電話時,她們就在那兒聽著,還從不隱藏自己的輕蔑或者好奇;等我掛掉電話,她們會先抱怨我怎麽聊那麽久,然後在她們的本子上記錄我的這次通話,並計算費用。在那些日子里,我每次要去打電話之前都會累計很多差使,這樣我的父母就不會注意到我出門太久了。我從自己的午飯里克扣下來的那些錢,都用來花在了電話、郵票以及信封上了。就像維多利亞時代的小說的主人公,我總是在父母查看信件之前查看有沒有我的,以防止它們被父母中途劫掉。

在夢里,我說我想打電話。兩個大媽走了出來。我認出了她們——在現實中,她們都已過世了。沒有了,她們說,沒有公共電話了,現在大家都有手機了。這個夢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所有人都會不受控制地在夢里回到過去——除了兩位大媽回答我的時候用的是英語。

繼續閱讀
2024 年 12 月 31 日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RedditWhatsappCopy LinkPocket
原創譯文隨筆

奧巴馬夫婦對卡特總統辭世的聲明

康德格爾 2024 年 12 月 24 日
作者: 康德格爾 3分鐘 閱讀

幾十年來,每個週日清晨,人們可以走進位於喬治亞州普萊恩斯鎮的馬拉納塔浸信會教堂。在那裡,教堂的長椅上總是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而站在他們麵前,帶着微笑問“今天有訪客嗎?”的,正是卡特總統。他準備開始教授主日學,就像他一生中大多數時間所做的那樣。

繼續閱讀
2024 年 12 月 24 日 0 評論
2 FacebookTwitterRedditWhatsappCopy LinkPocket
原創譯文精選隨筆

約瑟夫·佈羅茨基在達特茅斯學院1989屆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 敬無聊

康德格爾 2024 年 12 月 24 日
作者: 康德格爾 5分鐘 閱讀

“但倘若你未能守住王國,
如同你的父親,你也來到
思緒指責而感情嘲弄的境地,
相信你的痛楚吧……”
——W. H. 奧登,《阿隆索緻費迪南德》

同學們,在未來的日子裡,無聊將佔據你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時間。這是我今天在這樣莊嚴的場合想要與你們探討的話題,因爲我相信沒有一所文理學院會爲你們應對無聊做好準備,達特茅斯也不例外。無論是人文學科還是自然科學,都未曾開設關於無聊的課程。充其量,它們或許會通過令人昏昏欲睡的講座或晦澀難懂的教科書,讓你短暫感受到無聊的滋味。然而,與真正的無聊——那種從臥室開始、蔓延至無儘地平線的心理荒漠——相比,這些不過是淺嚐輒止。

繼續閱讀
2024 年 12 月 24 日 0 評論
1 FacebookTwitterRedditWhatsappCopy LinkPocket
更新的文章
更舊的文章

搜索

關於我

關於我

康德格爾

分享一些自己的閱讀。 如果你覺得這些文字是值得被看到的,謝謝分享。

近期文章

  • 《巴黎評論》小說 | 湯姆·克魯《節慶日》

  • 徐華|我的父親與柯本

  • 李翊雲《任何一個人的心》

  • 我們如今都是達洛維夫人

  • 帕特裡夏·洛克伍德《仙女池》

近期圖文

  • 埃貢·席勒《死神與少女》

  • 菲利克斯·瓦洛東《戴黑帽的女人》

  • 路德維希·基希納《柏林街景》

  • 愛德華·霍普《旅館房間》

  • 讓·弗朗索瓦·米勒《晚禱》

精選文章

  • 艾米·巴羅代爾 | 《水晶宮》

  • 戴維·貝茲莫吉斯 | 《從,到》

  • 《紐約客》深度長文 | 納撒尼爾·海勒《哈佛會妥協還是崩潰?》

  • 《紐約客》短篇小说 | 薩曼塔·施維伯林《「老大」的來訪》

  • 丹·斯通《大屠殺:未竟的歷史》導言:《什麽是大屠殺?》

  • 《巴黎評論》短篇小說 | 阿達妮婭·石卜力《偽裝》

@2024 - 版權所有。由康特格爾設計與開發。


返回頂部
ZephyNova
  • 首頁
  • 原創文章
    • 評論
    • 随笔
  • 原創譯文
    • 小說
    • 書評
    • 隨筆
    • 深度
  • 圖文作品
    • 詩歌翻譯
    • 繪畫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