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phyNova
  • 首頁
  • 原創文章
    • 評論
    • 随笔
  • 原創譯文
    • 小說
    • 書評
    • 隨筆
    • 深度
  • 圖文作品
    • 詩歌翻譯
    • 繪畫賞析
分類:

評論

原創文章評論

「暢銷=膚淺」嗎?談談村上春樹如何在熱度中被低估

康德格爾 2025 年 1 月 18 日
作者: 康德格爾 8分鐘 閱讀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跟我聊天時提起:「村上春樹的書賣得好是沒錯,但深度嘛……我可看不出來在哪兒。」這番話讓我想起自己二十歲那會兒,第一次接觸他的小說。那是一個悶熱的夏夜,我躺在小宿舍的床板上,一口氣讀完了《挪威的森林》,翻到最後一頁時,卻又坐在床邊發了好久的呆。故事里的人物和情節似乎並不覆雜,但那種孤獨的氣息、對青春和死亡的探問,卻久久纏繞在腦海里,仿佛打通了我隱藏許久的感受。

後來也讀了許多他的作品,雖然我不會說他是我最喜歡的或敬佩的小說家那個重量級,卻也一直是將其作品視為「嚴肅文學」來對待的。直到最近才慢慢感覺到,好像正因為村上春樹的作品在全球範圍內廣受歡迎,他反而落入了「暢銷=膚淺」這樣的偏見陷阱中。許多人一邊看到他屢屢占據暢銷榜單,一邊又斷言:「能賣得這麽火,也就是寫寫情愛、都市生活,沒啥深度。」可事實上,如果我們真的把目光投向他作品的內部世界,就會發現那些時空錯位、夢境交織與存在主義思考背後的浩瀚深海。所以今天,我想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以及村上作品中的若幹細節,談談我為什麽覺得他算是「被低估」的小說家,以及他的作品里那些不該被「流行」標簽所遮蔽的深刻之處吧。

繼續閱讀
2025 年 1 月 18 日 0 評論
0 FacebookTwitterRedditWhatsappCopy LinkPocket

搜索

關於我

關於我

康德格爾

分享一些自己的閱讀。 如果你覺得這些文字是值得被看到的,謝謝分享。

近期文章

  • 《巴黎評論》小說 | 湯姆·克魯《節慶日》

  • 徐華|我的父親與柯本

  • 李翊雲《任何一個人的心》

  • 我們如今都是達洛維夫人

  • 帕特裡夏·洛克伍德《仙女池》

近期圖文

  • 埃貢·席勒《死神與少女》

  • 菲利克斯·瓦洛東《戴黑帽的女人》

  • 路德維希·基希納《柏林街景》

  • 愛德華·霍普《旅館房間》

  • 讓·弗朗索瓦·米勒《晚禱》

精選文章

  • 艾米·巴羅代爾 | 《水晶宮》

  • 戴維·貝茲莫吉斯 | 《從,到》

  • 《紐約客》深度長文 | 納撒尼爾·海勒《哈佛會妥協還是崩潰?》

  • 《紐約客》短篇小说 | 薩曼塔·施維伯林《「老大」的來訪》

  • 丹·斯通《大屠殺:未竟的歷史》導言:《什麽是大屠殺?》

  • 《巴黎評論》短篇小說 | 阿達妮婭·石卜力《偽裝》

@2024 - 版權所有。由康特格爾設計與開發。


返回頂部
ZephyNova
  • 首頁
  • 原創文章
    • 評論
    • 随笔
  • 原創譯文
    • 小說
    • 書評
    • 隨筆
    • 深度
  • 圖文作品
    • 詩歌翻譯
    • 繪畫賞析